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

各種抗氧化物質的成分、來源與效用

人體中的抗氧化酵素多是由蛋白質構成。如果缺乏蛋白質,則本身的抗氧化能力就會降低,所以「均衡的飲食」是提高抗氧化酵素的大前提,其中也包含肉類的攝取,但最好食用有機肉類。其次,要補充外來的抗氧化物質。自然飲食中,被稱為三大抗氧化物質的是維生素E、維生素C和β-胡蘿蔔素。食物中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天然的黃綠色蔬果,含有很多的維他命C,是人體中最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物,也是防止自由基傷害的第一線,其他還有β-胡蘿蔔素、類黃酮。至於黃綠色蔬菜,顏色越深越好,因為它含有更多黃酮或胡蘿蔔素。柑橘(含維他命C、類黃酮)、大豆(含維他命E、類黃酮)、堅果類(含維他命、不飽和脂肪酸)、五穀類(含維他命E)、茶葉(含茶多酚,以綠茶最佳),這些都是不錯的抗氧化物質。
各種不同的抗氧化物質來源與效用如下:

1.維生素C(Ascorbic Acid)─主要作用是與氰基自由基作用,還原維生素E自由基。其最佳食物來源是芭樂、奇異果、木瓜、柳橙、葡萄柚、青椒、花椰菜。
2.維生素E(α-Tocopherol)─主要作用在阻止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,最佳食物來源為葵花子油、紅花油、玉米油、黃豆油、小麥胚芽、杏仁。
3.β-胡蘿素(β-Caroten)─主要作用在中斷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,吸收激發氧的過多能量。最佳食物來源為深綠色蔬果,如胡蘿蔔素、甜蕃薯、蕃茄、木瓜、紅肉李。
4.蕃茄紅素(Lycopene)─主要作用在去除自由基,主要食物來源為蕃茄、西瓜、櫻桃、李子,鮮黃色蔬果,如蘋果。
5.黃酮類(Flavonoids)─主要作用為預防動脈硬化,主要食物來源為香瓜、蔥、紅酒。
6.引刴類(Indoles)─主要作用為抵抗肺癌、大腸癌,主要食物來源為十字花科蔬菜,如花椰菜、青花菜、大白菜、高麗菜、芽甘藍、芥菜。

人體能自行製造那些抗氧化酶?

人體本身有對抗自由基的功能,稱為抗氧化能力。這種能力會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,抗氧化能力的高低取決於抗氧化物(如Vit C、E、β-胡蘿蔔素等)的充不充足,以及抗氧化酵素(如SOD、GPX等)的活性,如果這種抗氧化能力不足,也可以從攝取營養品來補充。
當然,人體亦可自行製造抗氧化酶,其種類及作用如下:

1.超氧化歧化酶(Superoxide Dismutase SOD)─其存在於粒腺體及細胞質中,主要作用是將氧自由基分解為雙氧水與氧。每日建議量 鋅:女─12毫克 男─15毫克(最多不超過50毫克) 銅:2毫克 主要食物來源 鋅:海產、肉類、肝臟、蛋、黃豆、花生 銅:肝臟、肉、魚、蝦、堅果類

2.穀胱苷肽過氧化酶(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)─其存在於血液、肝臟、粒腺體、細胞質中,主要作用是將雙氧水分解為水與氧。每日建議量 硒:女─55微克 男─70微克 主要食物來源 海產、蔥、洋蔥、蒜

3.過氧化氫酶(Catalase)─存在於人體的各種組織,主要作用為將氧自由基分解為水與氧。每日建議量 鐵:女─15毫克 男─10毫克(成人) 主要食物來源 肉、魚
※輔助因子是活化酵素的重要物質